專利申請成果怎么寫
139人瀏覽
2025-09-21 02:01:11
共7個回答
相關推薦
更多-
專利申請專員怎么樣才能做 7個回答
-
美國外觀專利申請費用是多少美元 7個回答
-
如何查專利代理公司 1個回答
-
專利代理怎么收費合理 1個回答
-
代理專利評估怎樣收費 1個回答
-
專利代理繳費怎么收 1個回答
最新問答
更多-
專利代理行業怎么樣
2025-09-211個回答
-
什么是企業專利代理
2025-09-211個回答
-
哪里有專利代理咨詢
2025-09-211個回答
-
專利代理繳費怎么收
2025-09-211個回答
-
專利代理期限如何界定
2025-09-211個回答
-
專利代理哪家好服務
2025-09-211個回答
-
代理專利是怎樣泄密專利信
2025-09-211個回答
-
怎么備考專利代理實務
2025-09-211個回答
1、首先在申請專利簡歷中把自己的技術與他人的技術區分開來,并且還要告訴公眾,哪部分是屬于本人要保護的私有技術。
2、其次要將專利的發明創造說得清楚,防止申請專利而受損失。
3、最后寫一個科研經歷,分別列舉出自己的論文和論文成果。
寫專利申請成果可以遵循以下步驟:
1. 標題和摘要:在申請成果的開頭,給出一個簡明扼要的標題,以概括該專利的創新點。在摘要部分提供更詳細的描述,解釋發明的目的、特點和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
2. 技術領域:在介紹申請成果之前,先簡要說明所屬的技術領域和相關領域的背景。這有助于給專利審查員提供背景信息,并更好地理解專利的創新點。
3. 背景技術:對于相關的技術背景進行詳細描述,列出已有技術的局限性和存在的問題。這有助于突出申請成果的創新性和解決方案的重要性。
4. 發明內容:在這部分,詳細地描述所申請專利的發明內容,包括其結構、組成和功能特點。對于每個特點,提供清晰的描述和圖示,以便審查員理解。
5. 實施方式:提供幾種不同的實施方式或具體的實施實例。這些實施方式應當能夠完整地揭示出申請成果的本質,以便讓審查員充分理解該專利的技術細節。
6. 附圖和圖示:附上清晰的圖示,以進一步支持申請成果的描述。圖示應當清晰可辨,標注準確,并且與發明內容的描述相一致。
7. 權利要求:給出詳細的權利要求部分,以定義發明的法律保護范圍。權利要求應當準確、清晰,并且具有廣泛的保護范圍,但不應過于寬泛。
專利申請成果應當結構清晰,描述準確,圖示清晰。它應當能夠向他人清晰地傳達出發明的技術特點和創新之處。
寫一份專利申請成果時,需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標題和背景:給出專利申請的標題,簡明扼要地概括所涉及的技術領域和發明的內容。提供相關技術領域的背景介紹,說明該領域的現有技術問題和不足之處。
2. 發明的內容:詳細描述發明的具體內容和技術特點。列舉發明的優點和創新點,說明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改進和突破之處。
3. 實施方式:描述如何實施發明,包括具體的實施步驟和技術方案。可以通過流程圖、示意圖或實施示例來說明。
4. 技術效益和應用前景:說明發明實施后的技術效益和應用前景,包括具體的實用性、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等方面。可以提供案例、數據或預測等來支持技術效益和應用前景的論述。
5. 現有技術的差異:對比現有技術,闡述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差異和優勢。說明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的創新點和改進之處,突出發明的獨特性。
6. 要求保護的范圍:根據發明的技術特點和創新點,明確要求保護的范圍。可以通過獨立權利要求和附屬權利要求來描述發明的具體保護要求。
7. 實施例和附圖:提供實施發明的實施例和附圖,例如結構示意圖、示例圖或實驗數據等。實施例和附圖可以更好地支持發明的技術描述,增加專利申請的可信度。
在寫專利申請成果時,要使用準確、清晰的語言,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表述。要注意保護發明的核心技術和關鍵特點,確保專利申請成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建議參考相關的專利申請指南和要求,以確保專利申請成果的規范性和完整性。
成果形式可以分為書面式和產品式兩大類來寫。
書面形式例如著作、論文、研究報告;產品形式例如可供參觀的產品、已具規模的生產經營活動。
成果的形式是指通過對某一領域課題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探討而獲得的成果,形式可以是文字形式的,也可以是產品,形式類別不拘一格。課題成果是來自于團隊實踐思考的結果,具一定的研究價值和實踐價值,能對某一領域的發展起到指導性和推動性的作用。
問題一:簡歷上的主要學術成果是什么意思? 一般是指研究成果,一般都是要得到市級,省級甚至更大級別的獎勵吧,比如獲什么獎,在什么期刊上發表論文之類的吧。 很多簡歷中有這項好像不是必填的,如果必須填,想想你有沒有學攻上的獲獎,或者在什么期刊雜志上發表過文章?有就填上去。 沒有的話沒,干脆寫上否。 問題二:學術成就怎么填 參與了什么項目,,什么級別的(如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什么身份參與的(負責人?第幾完成人等)。 發表了什么級別的雜志(如SCI)?分別是哪些?第幾作者? 申請了哪些專利? 寫了哪些著作,第幾作者。 有過哪些重要性學術獎勵?(比如國家級,省部級幾等獎之類的) 問題三:請教下簡歷里面的“學術科研成果”怎么填? 自己發表的論文,或者和導師一起做課題、實驗等都可以填上去 問題四:主要科研成果、學術論文或著(譯)作一覽表怎么寫? 是把論文打印出來,還是把參與過的項目以及寫過的論文羅列一下就可以? 查看原帖>> 問題五:技術成果簡介怎么寫 所謂科技成果是指人們在科學技術活動中通過復雜的智力勞動所得出的具有某種被公認的學術或經濟價值的知識產品。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辦法》把科技成果的含義界定為:對某一科學技術研究課題,通過觀察實驗、研究試制或辯證思維活動取得的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意義的結果。科技成果按其研究性質分為基礎研究成果、應用研究成果和發展工作成果; 向左轉|向右轉 凋零哥の睇359 | 發布于2016-05-27 01:23 評論 1 0 2011-2012世界重大科技成就生命科學與醫學1.抗瘧抗癌疫苗研發獲突破全球每年約有78萬人被瘧疾奪去性命。經過24年研究,英國科學家發現一種抗瘧疫苗,在非洲7個國家進行的第三階段功效試驗今年終于被證實非常成功,對5―17個月嬰兒的有效率約為56%。預計該疫苗最早于2015年進入市場。12月,科學家研制出一種能夠對抗70%致命癌癥的疫苗,能使乳腺癌腫塊縮小80%。2.人體器官組織再生研究也取得了豐碩成果。3月,美國研究人員成功制造出人的尿道。醫生將其植入病人體內后,這根體外培育的尿道真的開始正常工作了。4月初,日本研究人員利用實驗鼠的胚胎干細胞人工培育出視網膜的雛形結構,這是迄今人工培育出的最為復雜的生理組織。4月中旬,英國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利用人的羊水和動物的胚胎細胞培育出人體腎臟。這一突破有望讓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按需培育出自己的器官,在移植手術中規避排斥反應風險。3.12月上旬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盡管人類的智商存在上限,但最新腦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可以通過傳遞信號改變一些人的大腦活躍模式,“誘使”知識經過視覺皮質。未來在學習一項新技能時,人只需坐在電腦顯示器前等待把該技術“下載”到大腦里即可。天體物理4.發現太... 問題六:學術簡歷怎么寫 學術簡歷,顧名思義就是偏重介紹你的學術成果這一類,首先介紹一下你的基本情況和個人資料,然后你的學習經歷,然后重點寫跟的導師,所在的學習團隊,研究的課題,以及獲得的獎項等等 問題七:什么是“學術貢獻” 常聽人抱怨或自責,說管理學院居然管理混亂,社會學系居然一盤散沙,搞哲學的卻斤斤計較,搞心理咨詢的卻心理壓抑。話雖這樣說,人們衡量一個管理學院好壞,往往并不看它自身是否管理得井井有條;衡量一個社會學系優劣,往往也不 看這個系是否和諧團結。羅素把萊布尼茨的人品描述得非常俗氣,但這并不妨礙他同時又說“萊布尼茨是一位千古絕倫的大智者”。弗洛伊德也向別人承認,他是無法診斷自己的心理疾病的。畢竟,人們通常認為,衡量學者之價值的標準是他或他們的學術貢獻,也就是學術研究和學術創新的成果――論文、專著、研究報告、設計方案,等等,而不是其個人品質、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這種觀點并非沒有異議。學者的“作品”和“人品”的關系如何,對此人們一直有各種說法。相對來說,像哲學這樣一種比較依賴于作者的直覺和信念的學科,“作品”對“人品”的依賴性會強一些。但正像萊布尼茨以及叔本華、海德格爾等例子所表明的,即使在哲學中,也可能出現“偉大作品”和“渺小人品”的并存,尤其如果我們對“人品”作道德主義理解的話。同樣,我們確實可以找到一些例子,表明管理混亂的管理學院也可以是很好的,一盤散沙的社會學系也可以是不錯的。就此,我們不妨說,學者的學術貢獻在于他們的工作成果,而不在于他們的工作方式。 但設想一下,假如我們所說的“工作方式”不僅僅指機構的行政管理和同事的人際交往,而也包括學者們怎么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和討論問題,怎么撰寫論文、發表論文和評價論文,我們就會發現,“工作方式”與“工作成果”之間不僅僅是一種外在的關系,學者能作的“學術貢獻”也不僅僅局限于學術成果。一個管理學院,哪怕管理再混亂,只要不忙于作應景文章,不鼓勵低水平重復,不姑息抄襲剽竊,不販賣文憑學位,就壞不到哪里去。 知識形成過程包括各個環節,它們各自的意義離不開它們之間的關系。同樣一個觀點,是否經過合理的研究和論證過程而得到,不僅決定了這個成果能否得到人們的信任,從而在知識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發揮其應有作用,而且決定了它能否凝結和體現知識進步的必要條件,因而能否通過對它的保存和傳遞來保存和傳遞這些條件。中國明代中葉以前的科學技術成果領先世界,但達到這些成果的過程和條件并沒有相應地領先世界,因而終于難以為繼,落在了人家后面。科學研究的過程與成果的關系,是嚴復所謂“西學有西學之體用”的重要內容。 學者的工作方式或知識的形成過程之重要,還因為科研活動不僅是一種社會活動,而且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活動,一種在現代社會、知識社會中越來越重要的社會活動。科研過程包括各個方面,包括學者個人的研究、學者與同行的關系,以及學術界對學術成果的評價。學者個人的研究過程是否有合理性和創造性,體現了學者個人的素質和狀態,而學者個人不僅是社會的成員,而且是社會的重要成員。同樣道理,學者與其同行的學術關系,不僅是整個社會成員之間合作關系的一部分,而且是這種合作關系的重要部分;學術界對學術評價的評價水平不僅是整個社會正義水平的一個側面,而且是這種水平的一個重要側面。當學者們也對馬虎、粗糙,甚至傾軋、蒙騙熟視無睹、同流合污的時候,我們還有多少希望來改進社會呢? 就人文社會科學而言,在強調它們與自然科學的幾個“同等重要”的時候,還應該加上一句:它們的知識之產生的過程、程序和方式,也“同等重要”。考慮到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本身就是它們所研究的對象的組成部分,考慮到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大多使用公眾較能理解的自然語言,也考慮到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者常常是面對公眾的知識分子,我們不妨說,與自然科學的知識產生過程相比,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產生過程與社會生活的關系......>> 問題八:彭建兵學術及科研成果的介紹 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973等大型科研項目,已在科學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7本,其中第一作者4本,在《科學通報》、《工程地質學報》、《地震地質》第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30余篇。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2012)和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四項、二等獎兩項、三等獎兩項。 在地震工程與區域穩定、巖體工程、地質災害防治等方向招收碩士研究生。 在重大工程區域穩定性、巖體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城市工程地質等方向招收博士生。 問題九:學術總結怎么寫 1. 研究論文寫作 這部分討論的原理可應用于所有的研究課題、報告、論文和學位論文類型,他們的寫作過程也是相似的。一般的準備一篇研究論文的步驟是(1)選題,(2)準備參考文獻,(3)收集信息,(4)列提綱,(5)寫草稿,和(6)準備終稿。研究論文的寫作不一定要嚴格按順序進行,你可以時前時后,或者同時進行兩個步驟。 1.1 選題 選題涉及到課題領域概述、限定論題和縮小之、把論題作為一個問題或假設進行陳述。在作研究的過程中,你將要完善所有的決定和構思一個或多個初稿的語句。 1.1.1 課題領域概述 導師有時指定一個很寬的領域去研究,導師也許指定一個特殊的論題,列出一些可能的論題,或者讓作者在一個寬泛的領域中自由選題。一旦這任務宣布,你應該開始考慮這篇論文可能的題目。如研究生能夠在學業早期就開始收集可能的系列論文論題,將能選擇一些對這些課題需要的知識有益的研究生課程,并在研究小組報告或論文中嘗試自己的想法。 即使有些被其他學者研究成熟的領域,也能經常發現可以進一步研究的可能。學者有時會暗示在他們工作中沒有討論的領域或沒有解決的爭論,這些信息通常出現在注釋中。有時,通常列出但未經證實的或者提出測試基礎假設的新方法將能提供課題的研究。對你的課題中的專業術語進行思考能產生創新方法來闡釋它或甚至給它進行全新的定義。在一個課題中不同書之間觀點的矛盾或分離也能產生可能的論題。當前出版的書或當前方向的發展狀況能提供對存在的理論一個新的領悟,從而產生深入研究的機會。 1.1.2 論題限定 一旦你確定一個論題,你應該考慮以下一些因素,對課題的興趣、你的能力(特別如果這個題目具有爭議性),完成任務的時間等。根據以下標準來估計可能性:重要性和興趣,可操作性和可用資源。你一定不想開展一個你不感興趣的論題,這也是毫無意義的,也不實際,而且在不可能在分配的時間內完成任務。 重要性和興趣 自然地,你想要把你的時間投入到一個很重要而且感興趣的題目。在某種程度上說,重要性和興趣是一個主觀判斷,它依賴于任務的性質和導師的需要。一個在一個研究領域似乎對人類來說用處不大的題目,可能在另一領域對專家來說有很重要的意義。你的導師確信你的論題的重要性,你的論文應該說服讀者它的確很重要。 有時,一個很明顯重要的課題,比如槍支控制,可能不會成為一個好的論題,如果大量公眾爭論束縛你原創性的能力,或者你的強烈的感受會阻礙你研究對立的觀點,以至得不到公平的結論。 可操作性 小心地限制一個題目將引導你的研究走向成功。如果一個題目太模糊、太寬、太窄或太專,你會發現很難找到足夠合適的資料。一個過寬的題目不能給予充足的研究方向,可能會使對這個課題進行膚淺的處理成為必要。如果一個課題過于狹窄,將會得到不充足的信息,限制了你得到一個充分有效的結論的能力。如果一個課題過于專業,它需要你在項目分配時間內達不到的知識。你可能不會選擇一個需要大量統計的課題,除非你有一些數據背景或能向一位統計專業人員請教。最終讀者將會通過你給的處理方法來判斷你的題目的操作性,因為一篇好論文不僅取決于他的內容,還要看他的范圍。 可用資源 即使一個課題值得研究并具有可操作性,如果沒有需要的可用研究資源的話,也是不合適的。你工作的圖書館和其他圖書館或電子材料等可用的資源,將會影響你選擇課題。如果你的研究論文需要一個測量或一個實驗,你必須確定在任務有限的時間內是否能收集到需要的數據。 1.1.3 論題的中心思想 ......>> 問題十:創作實踐類成果的學術價值怎么寫 創作實踐成果如何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 創作實踐成果的應用價值
建議要盡量寫出可量化指標,即用數字說話。可分類寫出,如項目產出成果中技術成果,知識產權成果,效益成果。舉例:
將獲得的項目產出成果:
(1)技術成果:該項目完成后將開發新產品3項,快速法生產***的新工藝1項,形成***的中試生產線1條,修訂技術標準3項;
(2)知識產權成果:就項目相關的技術及工藝申請專利5項,包括發明2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獲授權專利4項,1項發明專利進入實質審查階段。
(3)經濟效益成果:到項目完成后,達到30噸/年的生產能力,新增銷售收入2000多萬,創利稅400多萬。
(4)社會效益成果:節能20噸煤當量/年,新增就業人員70人。
當然以上舉例為盡可能全面,4類成果都寫上了,實際操作中可根據需要選擇,1前三項一般為必須的,但第四項社會效益也有的沒有寫上。
建議一點,這個成果是未來項目一旦立項后寫到合同書中,作為驗收的依據,要根據實際情況寫,不要寫得太高到時候完成不了。
學術專著是以科技新成果為對象,采用科技語言、科學邏輯思維方式,并按照一定的寫作格式撰寫,經過正規嚴格的審查后在正規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書。寫學術專著的目的是和同行進行交流,匯集前輩的成果自己可以重新匯編成書,也可以報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同行交流,并可以說明自己對某一問題的觀點和看法,接受同行的評議和審查,以圖在討論和爭論中漸進真理。理解學術專著的定義,有利于書稿的寫作和出版。
1)評定所觀察到的資料的價值;
2)重復實驗結果;
3)評價整個研究過程的學術; 此外,它必須是易于人們的感官接受、本質上持久、不加限制地為科學界所使用,并能為一種或多種公認的二級情報源(如化學文摘等)所選用。學術著作可以是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也可以是沒有新的觀點、見解、結果和只是把前人的成果和見解統一匯編起來,為了方便同行業更好的交流和學習而已。
在學術專著的寫作中,要特別謹慎使用“首創”、“首次提出”、“首次發現”等詞。“首次提出”等詞一般是指具有重大價值的研究成果。學術專著是報道自己的新研究成果、與他人相重復的研究、基礎性知識、具體過程或數學推導等,給出的參考文獻要交代清楚就可以了。學術著作的寫法應避免與教科書、實驗報告寫法等同,不要用"眾所周知"這個詞。 學術專著要體現科學性和準確性。科學性是學術專著同一般議論文以及一切非科技文體的基本區別。科學性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指學術專著的內容是科學技術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是指學術著作表達形式的科學性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即學術專著的結構嚴謹、思維符合邏輯規律、材料真實、方法準確可靠、觀點正確無誤。準確性主要是指學術專著的實驗過程、實驗結果等不具有可重復性,只能是唯一性,不管多少次實驗只能得到這一個結果。學術專著中不要用"據估計、據統計、據報道、據觀察"等詞,從別的地方引用來的應給出參考文獻。 學術專著要體現學術性和理論性。學術性是學術專著同其他小說或自傳等非學術著作的基本區別。所謂學術是指系統和專門的學問,是指有較深厚的實踐基礎和一定的理論體系的知識。一部學術專著的學術價值一般包括兩個方面:1.對實驗、觀察或用其他方式所得到的結果,要從一定的理論高度進行分析和形成一定的科學見解,包括提出并解決一些有科學價值的問題;2.對自己提出的科學見解或問題,要用事實和理論進行符合邏輯的論證與分析或說明,要將實踐上升為理論。學術專著的寫作還要規范,學術專著必須按一定格式和要求進行規范寫作。如學術專著的參考文獻著錄應規范,文字表達應規范,語言和技術細節應采用國際或本國法定的名詞術語、數字、符號、計量單位等。學術專著要求準確、簡明、通順、條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