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有多少專利申請
126人瀏覽
2025-09-20 13:40:21
共7個回答
相關推薦
更多-
專利申請人怎填 7個回答
-
專利申請人員咋寫 7個回答
-
如何查專利代理公司 1個回答
-
專利代理怎么收費合理 1個回答
-
代理專利評估怎樣收費 1個回答
-
專利代理繳費怎么收 1個回答
最新問答
更多-
專利代理行業怎么樣
2025-09-201個回答
-
什么是企業專利代理
2025-09-201個回答
-
哪里有專利代理咨詢
2025-09-201個回答
-
專利代理繳費怎么收
2025-09-201個回答
-
專利代理期限如何界定
2025-09-201個回答
-
專利代理哪家好服務
2025-09-201個回答
-
代理專利是怎樣泄密專利信
2025-09-201個回答
-
怎么備考專利代理實務
2025-09-201個回答
國家知識產權局在京發布了2017年主要工作統計數據及有關情況。
2017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38.2萬件,同比增長14.2%。共授權發明專利42.0萬件,國內發明專利授權32.7萬件,同比增長8.2%。
截至2017年底,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擁有量共計135.6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8件。
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區、市)依次為:北京(94.5件)、上海(41.5件)、江蘇(22.5件)、浙江(19.7件)、廣東(19.0件)、天津(18.3件)、陜西(8.9件)、福建(8.0件)、安徽(7.7件)和遼寧(7.6件)。
根據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CNIPA)的數據,中國自2006年起連續多年成為全球專利申請量最大的國家。以下是近年來中國專利申請數量的概況:
2019年,中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達到了累計的152.6萬件,其中包括中國申請人的申請和外國申請人在中國的申請。這個數字僅包括發明專利,不包括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同年,中國國內授權發明專利數量為78.8萬件,授權率約為51.7%。
中國的專利申請數量近年來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2011年中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數量為34萬件左右,而在2019年增長到了152.6萬件,增長了近4倍。
中國企業在全球專利申請中的地位也逐漸提升。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數據,2019年中國企業提交了近58.6萬件國際專利申請,成為全球第一大國際專利申請國家,超過了美國和日本。
專利申請數量只是一個指標,更重要的是專利的質量和創新能力。中國政府一直在鼓勵創新,提高專利質量,并致力于推動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
根據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中國每年專利申請數量不斷增加。在2019年,中國在全球專利申請排名第一,申請數量達到了153.0萬件。發明專利申請占據絕大部分,達到了138.0萬件,占總申請數量的90%以上。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約為12.3萬件,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約為2.6萬件。
中國的專利申請數量持續增長,表明了中國在創新領域的快速發展。這主要歸因于中國政府加大了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鼓勵企業和個人進行知識產權的申請和保護,并提供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優惠措施。中國也加大了對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創新研發投入,促進了創新成果的產出并推動了專利申請數量的增加。
專利申請數量的增加不僅反映了中國創新能力的提升,也體現了中國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知識產權體系的建設與合作,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專利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推動了中國專利申請數量的增長。中國政府也加強了知識產權的執法力度,打擊了侵權行為,保護了創新成果,進一步鼓勵了專利申請的積極性。
中國每年的專利申請數量不斷增加,體現了中國在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成就和努力。這也為中國在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要始終記住世界都在發展,你若停滯不前,必定會落后,然而落后就要挨打。3月2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公布了全球2020年的PCT專利申請情況。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2020年的PCT專利申請量還是增長了4%,達到27.59萬件的歷史新高。本次,在全球教育機構中,深圳大學以252件位居全球第三!中國第一!僅次于加利福尼亞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 2019年,中國總共提交了58990份國際專利申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大的國家。而2020年,中國共提交了68720件申請,同比增長16.1%,仍是產權組織PCT體系的最大用戶。
在教育機構中,深圳大學以252件的PCT國際專利申請公開數量,連續第三年進入全球教育機構三甲,僅次于加利福尼亞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清華大學(231件)和浙江大學(209件)位居第四和第五位。上榜的前十所高校中,有5所來自中國、4所來自美國,1所來自日本。PCT國際專利申請是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國際局進行國際公開,并由國際檢索單位進行國際檢索的國際專利體系。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產權組織)是一個推廣知識產權政策、服務、信息和合作的全球主要論壇。作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產權組織協助其193個成員國制定兼顧各方利益的國際知識產權法律框架,滿足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它提供有關在多個國家獲得知識產權以及解決爭端的業務服務,還提供能力建設計劃,幫助發展中國家從利用知識產權中受益。它也提供免費使用獨有的知識產權信息知識庫的機會。專利合作條約(PCT)方便申請人在國際上尋求對其發明的國際專利保護,幫助專利局作出專利授予決定,便利公眾查閱這些發明中涉及的豐富技術信息。根據PCT提交一件國際專利申請,申請人可以同時在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尋求對其發明的保護。
是的,當地時間2日,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最新報告。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專利申請量增長4%,申請量達到27.59萬件,創造了有史以來最高數量。中國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16.1%,以68720件穩居世界第一。緊隨其后的是美國,專利申請量達59230件。日本、韓國和德國位居三、四、五位。
報告數據反映了全球創新趨勢,亞洲國家和地區10年間專利申請量占比從35.7%升至53.7%。自1978年世界知識產權《專利合作條約》運行以來,美國一直蟬聯榜首。2019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專利申請來源國。擴展資料
2020年國際商標申請量出現“預料之中的下降”:
商標申請往往意味著推出新的商品與服務,目前兩者的進展均因疫情放緩。2020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商標注冊體系國際商標申請量出現“預料之中的下降”,降幅為0.6%,數量降至63800件。這是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下滑。
疫情對經濟的沖擊也影響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注冊體系保護工業品外觀設計方面的數據。2020年,工業品外觀設計需求量同比下滑15%,減至18580項。這是自2006年以來的首次下滑。
中國專利個人申請量為138.2萬件。根據查詢相關信息顯示其計算公式為:專利累計申請量=專利權當年申請量+以前年度專利權申請總量中國專利申請量2017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達138.2萬件,連續七年居世界首位,申請者中近百分之十為外國單位和個人。國外來華發明專利申請量達13.6萬件,較2001年3.3萬件的申請量增長了3倍。
國知局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主要知識產權指標符合預期,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保持平穩。
我國發明專利申請68.3萬件;共授權發明專利21.7萬件。國內發明專利授權17.6萬件。
在國內發明專利授權中,職務發明為16.9萬件,占96.0%;非職務發明0.7萬件,占4.0%。
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3的企業依次為:華為(2772件)、OPPO(1925件)、京東方(1432件)。
截至2020年,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199.6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4.3件。
我國國內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排名前3位的省(區、市)依次為:北京(141.5件)、上海(56.1件)、江蘇(31.9件)。
共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2.95萬件,同比增長22.6%。國內2.68萬件,同比增長20.7%。
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排名前3位的省依次為:廣東(1.09萬件)、北京(0.38萬件)、江蘇(0.33萬件)。
共受理專利復審請求2.62萬件;結案2.57萬件。
受理專利無效宣告請求0.26萬件;結案0.43萬件。
我國發明專利審查周期20.3個月,高價值專利審查周期15.2個月,實用新型審查周期6.4個月,外觀設計審查周期3.2個月。
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
全國各省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總量5320件。
全國專利商標質押金額853億元,同比增長45%,質押項目數4678項,同比增長52%。
專利質押金額651億元,同比增長61%,質押項目數4171項,同比增長54%;商標質押總金額202億元,同比增長8.8%,質押項目數507項,同比增長34%。
國內企業專利申請主體地位不斷鞏固。
國內申請專利的企業為22.9萬家,較上年同期增加3.2萬家。
國內企業共提交發明專利申請40.4萬件,同比增長12.0%。
國內發明專利申請中,企業所占比重為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