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專利加分在高校自主招生過程中發揮最大價值?如何在自主招生的面試環節應對自如?
一、不是所有專利證書都能在高校自主招生中發揮作用縱觀2016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主要是招收學科特長或者是具有創新潛質的考生,很多的人可能會想到理科類競賽、文科類競賽或者是科創類競賽,但是專利發明其實也是創新潛質的一種非常有利的表現。2016年有31所高校在其自主招生簡章中明確說明,招收具有專利發明的考生。
除了學科競賽這個必備條件之外,專利發明也頻頻出現在自主招生報名條件中。記者梳理發現,90所高校中有大約七成高校提及“專利”、“發明創造”、“科技創新”等字眼。合肥工業大學在報名類別中設置了科技創新類,要求在全國或省級科技創新大賽獲獎者;或具有發明專利或在正式刊物發表過科技創新題材論文者。在對專利發明的要求方面,大連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明確,外觀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以及未正式取得專利證書者除外,而且須為第一發明人。以下詳細整理了高校的具體要求,2017/2018屆考生可重點參考。在我國,專利主要分為三大類: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型專利,其中高校普遍認可的是發明專利,但是其申請時間最長。
專利保護期:發明專利權20年;實用新型專利權10年;外觀設計專利權10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
2017-2018屆自主招生報名注意事項:
1、部分高校不認可實用新型和外觀型專利,在報考時如果沒有其他獎項支持,盡量排除此類高校,發明專利授權周期較長,一般為2年左右,因此需要早日準備和消化。實用新型是6個月左右,外觀設計是3個月左右。
2、一定要有專利證書。眾多高校明確提出,已經受理但是沒有專利證書的專利,高校并不認可。只有獲得專利證書才是擁有了這項專利的專利權。
3、確定是否為第一申請人(第一授權人)。
二、專利申報并非想象中的困難,掌握創新方法,即可成功申請
在我國,專利是否能授權需要考量的是三個性質:實用性、新穎性和創新性,說的簡單一些:實用性考量的是技術方案是否可行、實用,例如永動機、長生不老藥等就不具有實用性;新穎性考量的是技術方案之前是否出現過、方案本身是否新穎,即使方案與現有方案只具有一個新穎的技術特點也是滿足新穎性的;創新性考量的是專利是否具有突出的實質性、具有顯著的進步性,是否帶來出乎意料的技術效果。
發明專利要授權必須同時滿足實用性、新穎性和創新性;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專利需要授權只需滿足實用性和新穎性即可。
舉個實用新型授權的例子:如上圖所示,一種裝配板材,包括火山巖石板1,火山巖石板1內部設置有通孔2,火山巖石板1頂面雕刻有圖紋層3,圖紋層3外部設置有涂層4,火山巖石板1側面設置有環形凹槽5,環形凹槽5內設置有環箍6,其中通孔或通槽內填充有膨脹珍珠巖。
本技術方案可以授權的原因在于,存在多個技術特點:通孔、圖紋層、環形凹槽等,上述特點與現有的裝配板材相比,具有新穎性和實用性,特別是該裝配板材可以直接在火山巖版表面進行精加工,使火山巖石材與室內環境有效接觸,改善室內環境的空氣質量和調節室內濕度,該呼吸板材集建筑、裝飾、環境改善等多功能于一體。
舉個發明授權的例子:本發明是為了克服現有衛生防預檢測裝置中體積大、靈敏度低等缺點,滿足小型化和高精度的要求,提出一種溫度控制系統。方案看似復雜,其實創新點很簡單:就是采用了紅外線加熱原理對取樣液體直接加熱、同時采用紅外線傳感器檢測溫度。
具體的,采用紅外線發射專用LED發射管可以迅速的對取樣液體加溫,沒有時間延續,而且由于不需要采用電阻式的靠熱傳導來加熱取樣液體所以檢測室可以采用非導熱材料制成,這樣加熱所需能量就可以非常小而且升溫迅速,另外由于溫度控制的檢測系統采用了紅外線傳感器,由于紅外線傳感器具有低耗能精度高的特點,使得采用本發明的系統組成溫度控制系統比現有的方式大大降低了能耗,使得手持式現場檢測系統可以真正做到及時高效。
因為上述技術特點滿足了實用性、新穎性和創新性,因此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專利技術要能順利授權,一定要基于“待技術問題”去考慮和構思。
三、擁有專利證書后,還需理解其中原理,明確解決的技術問題
很多家人通過不同的專利代理機構、專利交易平臺購買專利,這種簡單的交易往往存在諸多問題:
1、專利內容過于復雜、專業性太強,孩子無法消化吸收;
2、專利非定制化撰寫,無法做成樣機,對孩子能力的提高并無幫助。
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也很簡單,絕大數專利代理機構、專利交易平臺編寫的專利都脫離了實際的生活問題,為了投機都選用了專業領域非常強的冷門去申請,雖然容易授權但是對于高中生來說難度太大,不真實!在進入面試環節,這些專利往往會起到副作用,給面試老師留下作假、不誠信的印象。
如何在實際生活中,發現真實的技術問題、學習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法才是最終的意義。我的建議是:了解孩子、家庭的基本情況,與孩子、家長共同溝通后,再確定出定制化的專利培優方案。
例如孩子本身就對機械感興趣、同時父親又在某某零件廠工作,此時可以根據家庭資源進行針對性的創新輔導,例如如何才能進一步減少傳動器件的體積、使用空心、帶有特定缺口的傳動件是否具有意義?
或者,孩子本身對計算機感興趣,同時父親在IT行業工作,此時可以把創新的重點放到物聯網,例如能夠實現定時澆花、補光,能否實現寵物狗的遠程喂食,等等。
四、讓孩子學會創新、具備知識產權意識才是該政策推廣的意義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推廣和普及,未來中國社會要進一步發展一定是基于整個社會知識產權意義的全面提高。對于知識產權的先知先覺一定會給孩子的未來帶來更具優勢的競爭力。
理工幫知從事專利編寫工作已有10年,擅長引導、發掘客戶的創新點,能夠發現真實的技術問題,從而提出相應的技術方法。一般情況,定制件案子從遞交申請到授權下證,如果是發明專利需要2年左右時間,實用新型需要8個月左右時間,外觀專利需要6個月左右時間。定制案子一定要提前準備,才能及時拿到證書。
不可以,理由如下:
(一)報名條件
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并且具備下列條件的中國公民,可以報名參加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
1.18周歲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2.高等院校理工科專業畢業或者具有同等學歷;3.熟悉專利法和有關的法律知識;4.從事過兩年以上科學技術工作或者法律工作。高等院校理工科專業畢業是指取得國家承認的理工科大專以上學歷,并獲得畢業文憑或者學位證書。持香港、澳門、臺灣地區或者國外高等學校學歷或者學位證書報名的,其學歷或者學位證書須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符合報考學歷或者學位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考試。
高等院校在讀碩士研究生學習期滿一年的以及高等院校在讀博士研究生,視為從事過兩年以上科學技術工作。
目前還沒有一門具體針對文科專業的專利申請專業。專利申請通常是屬于法律、知識產權或者技術領域的一種專業,主要由專利代理師、知識產權律師等專業人士負責申請和處理。這些專業人士通常需要具備一定的法律、技術或者商業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來對專利進行申請、維護和保護。
雖然文科領域的學科與專利申請看似沒有直接關聯,但是在一些特定情況下,也需要文科專業知識來支持和輔助專利申請。在文化遺產、文學作品、藝術品等方面,存在一些與專利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需求。在這些特定領域中,可能會需要結合文科專業知識和專利申請專業知識來進行申請和處理。
在文科領域中,專利申請專業并不是一門直接針對文科的專業,但在一些特定領域中,文科專業知識與專利申請專業知識可能會有交叉和結合的需求。
文科領域一般不涉及專利申請的專業,因為專利申請主要與科學、工程和技術相關,這些學科屬于理工科范疇。文科領域更側重于人文、社會和文化領域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語言學、文學、歷史學、哲學、人類學、社會學等。
文科領域仍然有一些與專利相關的專業或學科,雖然不直接申請專利,但與專利保護、知識產權和創新等密切相關。這些專業或學科包括法律學、知識產權法、創新管理、科技政策與管理等。
法律學專業主要研究法律理論和法律實務,包括知識產權法律。知識產權法則涉及到專利、商標、著作權等方面的法律保護。法律學專業的學生可以從事專利法律事務的咨詢、專利侵權訴訟等相關工作。
知識產權法專業主要研究知識產權的法律、政策和實踐等方面的知識。該專業培養學生具備知識產權保護、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為企業和組織提供知識產權戰略和法律咨詢。
創新管理專業主要研究創新與知識管理、技術轉移、商業化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創新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以為企業提供關于專利申請和創新管理的咨詢,幫助企業保護和管理知識產權。
科技政策與管理專業主要研究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和創新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該專業的學生可以從事與知識產權、專利政策和技術創新等相關的工作,包括在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單位從事科技政策制定、創新管理等工作。
文科領域并沒有直接從事專利申請的專業,但是在知識產權、創新管理和科技政策等相關領域仍然有一些與專利申請相關的專業或學科可以選擇。
文科生不可以參加的,必須具有理工科背景才能參加考試。全國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每年舉行一次,在11月全國30個考點城市同時進行。應試人員自取得某一部分成績合格記錄當年起三年內,兩部分均合格的。
考試委員會辦公室對外公布考試成績后,報名人員可以登錄“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報名系統”查詢自己的考試成績。經核查符合資格授予條件的合格人員,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專利代理師資格,頒發《專利代理師資格證書》。
擴展資料
報名參加考試的人員,應當選擇適合的考點城市之一,在規定的時間內報名。報名人員應當填寫、上傳下列材料,并繳納相關費用:
(一)報名表、專利代理師資格預申請表及照片;
(二)有效身份證件掃描件;
(三)學歷或者學位證書掃描件。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或者國外高等學校學歷學位證書報名的,須上傳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學位認證書掃描件;
(四)專利代理師資格申請承諾書掃描件。
申請免予專利代理實務科目考試的人員報名時還應當填寫、上傳免試申請書,證明從事專利審查等工作情況的材料。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
文科生不可以考專利代理人,必須具有理工科背景才能參加考試。全國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每年舉行一次,在11月全國30個考點城市同時進行。應試人員自取得某一部分成績合格記錄當年起三年內,兩部分均合格的。 符合以下條件的中國公民,可以報名參加專利代理人考試: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取得國家承認的理工科大專以上學歷,并獲得畢業證書或者學位證書。 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和臺灣地區居民可以報名參加考試。 報名參加考試的人員,應當選擇適合的考點城市之一,在規定的時間內報名。報名人員應當填寫、上傳下列材料,并繳納相關費用: (一)報名表、專利代理師資格預申請表及照片; (二)有效身份證件掃描件; (三)學歷或者學位證書掃描件。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或者國外高等學校學歷學位證書報名的,須上傳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學位認證書掃描件; (四)專利代理師資格申請承諾書掃描件。 申請免予專利代理實務科目考試的人員報名時還應當填寫、上傳免試申請書,證明從事專利審查等工作情況的材料。
無論是專利侵權訴訟,還是專利行政訴訟,亦或是專利無效宣告程序,看懂技術問題往往都只是第一步,技術要點的歸納,最后都會被轉化為是否滿足全面覆蓋、技術方案有無新創性、技術啟示是否顯而易見、合法來源/現有技術/設計抗辯/權利用盡是否成立等等,而這些,都是法律問題。在無線通信、生物醫藥、光學等領域,具備相關知識背景的人從事專利法律服務的確存在先天優勢
如何讓專利加分在高校自主招生過程中發揮最大價值?如何在自主招生的面試環節應對自如?
一、不是所有專利證書都能在高校自主招生中發揮作用縱觀2016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主要是招收學科特長或者是具有創新潛質的考生,很多的人可能會想到理科類競賽、文科類競賽或者是科創類競賽,但是專利發明其實也是創新潛質的一種非常有利的表現。2016年有31所高校在其自主招生簡章中明確說明,招收具有專利發明的考生。
除了學科競賽這個必備條件之外,專利發明也頻頻出現在自主招生報名條件中。記者梳理發現,90所高校中有大約七成高校提及“專利”、“發明創造”、“科技創新”等字眼。合肥工業大學在報名類別中設置了科技創新類,要求在全國或省級科技創新大賽獲獎者;或具有發明專利或在正式刊物發表過科技創新題材論文者。在對專利發明的要求方面,大連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明確,外觀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以及未正式取得專利證書者除外,而且須為第一發明人。以下詳細整理了高校的具體要求,2017/2018屆考生可重點參考。在我國,專利主要分為三大類: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型專利,其中高校普遍認可的是發明專利,但是其申請時間最長。
專利保護期:發明專利權20年;實用新型專利權10年;外觀設計專利權10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
2017-2018屆自主招生報名注意事項:
1、部分高校不認可實用新型和外觀型專利,在報考時如果沒有其他獎項支持,盡量排除此類高校,發明專利授權周期較長,一般為2年左右,因此需要早日準備和消化。實用新型是6個月左右,外觀設計是3個月左右。
2、一定要有專利證書。眾多高校明確提出,已經受理但是沒有專利證書的專利,高校并不認可。只有獲得專利證書才是擁有了這項專利的專利權。
3、確定是否為第一申請人(第一授權人)。
二、專利申報并非想象中的困難,掌握創新方法,即可成功申請
在我國,專利是否能授權需要考量的是三個性質:實用性、新穎性和創新性,說的簡單一些:實用性考量的是技術方案是否可行、實用,例如永動機、長生不老藥等就不具有實用性;新穎性考量的是技術方案之前是否出現過、方案本身是否新穎,即使方案與現有方案只具有一個新穎的技術特點也是滿足新穎性的;創新性考量的是專利是否具有突出的實質性、具有顯著的進步性,是否帶來出乎意料的技術效果。
發明專利要授權必須同時滿足實用性、新穎性和創新性;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專利需要授權只需滿足實用性和新穎性即可。
舉個實用新型授權的例子:如上圖所示,一種裝配板材,包括火山巖石板1,火山巖石板1內部設置有通孔2,火山巖石板1頂面雕刻有圖紋層3,圖紋層3外部設置有涂層4,火山巖石板1側面設置有環形凹槽5,環形凹槽5內設置有環箍6,其中通孔或通槽內填充有膨脹珍珠巖。
本技術方案可以授權的原因在于,存在多個技術特點:通孔、圖紋層、環形凹槽等,上述特點與現有的裝配板材相比,具有新穎性和實用性,特別是該裝配板材可以直接在火山巖版表面進行精加工,使火山巖石材與室內環境有效接觸,改善室內環境的空氣質量和調節室內濕度,該呼吸板材集建筑、裝飾、環境改善等多功能于一體。
舉個發明授權的例子:本發明是為了克服現有衛生防預檢測裝置中體積大、靈敏度低等缺點,滿足小型化和高精度的要求,提出一種溫度控制系統。方案看似復雜,其實創新點很簡單:就是采用了紅外線加熱原理對取樣液體直接加熱、同時采用紅外線傳感器檢測溫度。
具體的,采用紅外線發射專用LED發射管可以迅速的對取樣液體加溫,沒有時間延續,而且由于不需要采用電阻式的靠熱傳導來加熱取樣液體所以檢測室可以采用非導熱材料制成,這樣加熱所需能量就可以非常小而且升溫迅速,另外由于溫度控制的檢測系統采用了紅外線傳感器,由于紅外線傳感器具有低耗能精度高的特點,使得采用本發明的系統組成溫度控制系統比現有的方式大大降低了能耗,使得手持式現場檢測系統可以真正做到及時高效。
因為上述技術特點滿足了實用性、新穎性和創新性,因此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專利技術要能順利授權,一定要基于“待技術問題”去考慮和構思。
三、擁有專利證書后,還需理解其中原理,明確解決的技術問題
很多家人通過不同的專利代理機構、專利交易平臺購買專利,這種簡單的交易往往存在諸多問題:
1、專利內容過于復雜、專業性太強,孩子無法消化吸收;
2、專利非定制化撰寫,無法做成樣機,對孩子能力的提高并無幫助。
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也很簡單,絕大數專利代理機構、專利交易平臺編寫的專利都脫離了實際的生活問題,為了投機都選用了專業領域非常強的冷門去申請,雖然容易授權但是對于高中生來說難度太大,不真實!在進入面試環節,這些專利往往會起到副作用,給面試老師留下作假、不誠信的印象。
如何在實際生活中,發現真實的技術問題、學習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法才是最終的意義。我的建議是:了解孩子、家庭的基本情況,與孩子、家長共同溝通后,再確定出定制化的專利培優方案。
例如孩子本身就對機械感興趣、同時父親又在某某零件廠工作,此時可以根據家庭資源進行針對性的創新輔導,例如如何才能進一步減少傳動器件的體積、使用空心、帶有特定缺口的傳動件是否具有意義?
或者,孩子本身對計算機感興趣,同時父親在IT行業工作,此時可以把創新的重點放到物聯網,例如能夠實現定時澆花、補光,能否實現寵物狗的遠程喂食,等等。
四、讓孩子學會創新、具備知識產權意識才是該政策推廣的意義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推廣和普及,未來中國社會要進一步發展一定是基于整個社會知識產權意義的全面提高。對于知識產權的先知先覺一定會給孩子的未來帶來更具優勢的競爭力。
理工幫知從事專利編寫工作已有10年,擅長引導、發掘客戶的創新點,能夠發現真實的技術問題,從而提出相應的技術方法。一般情況,定制件案子從遞交申請到授權下證,如果是發明專利需要2年左右時間,實用新型需要8個月左右時間,外觀專利需要6個月左右時間。定制案子一定要提前準備,才能及時拿到證書。